內容提要:【九九歌節氣】熱度:4467
數九歌節氣歌
九九節氣歌是生動形象地記錄冬至到來年春分之間的氣候、物候變化情況,同時也表述了農事活動的一些規律的順口溜。
早在公元前的春秋戰國時期,九九節氣歌就已經被人們廣泛使用。由于我國地域遼闊,氣候寒冷的程度不一樣,九九節氣歌也因此而異。最簡單、流行最廣的“九九節氣歌”:一九二九不出手,三九四九冰上走,五九六九沿河看柳,七九河開,八九燕來,九九加一九,耕牛遍地走。”
當然,由于各地氣候寒暖不一,各地的九九歌也就有些區別,但是不管什么樣的區別,都生動形象地記錄了冬至到來年春分之間的氣候、物候變化情況,同時也表述了農事活動的一些規律。
“數九”更為適用于我國北方特別是黃河中下游地區,可以算是二十四節氣外的一種“雜節氣”,又被稱為“冬九九”。我國的傳統文化理念認為,“九”是最大的一個數,有最多、最長久的概念。“數九”從冬至這一天開始算,之后以每九天為一個單位,稱為“九”,九個九作為“最大不過”之數,在經歷了冬至日開始的九九八十一天,就叫做“出九”,古代勞動人民認為這個時候就到了春暖花開的時候了,所以有“九盡桃花開”的說法。
節氣歌九九歌
數九天順口溜
以下這一首是流傳了很久,且普遍應用的口訣:
一九二九不出手,三九四九冰上走,
五九和六九,沿河看楊柳,
七九河凍開,八九燕子來,
九九加一九,耕牛遍地走。
有什么含義
首句講的是冬至過后天氣嚴寒,容易長凍瘡,所以一九二九的時候手就揣兜里。第二句描述的是三九四九的情景,河里結起了厚厚的結實冰層,行人可以安然無恙的在河面上行走。而到了五九六九,天氣逐漸轉暖,河邊的柳樹枝條開始萌芽,人們也忍不住觀賞起柳樹來。冬至以后六十幾天,冰雪開始融化讓河面解凍,又聽到了潺潺的流水聲,到了八九天氣更暖一點,燕子便會從南方飛回來筑巢了。經過三九的嚴寒,到九九加一九的春耕,草長鶯飛萬物復蘇,天氣真正暖和起來,耕牛也要下地勞作了
數九歌是從什么節氣到什么節氣
出自數九歌,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意思是五九六九時,大地漸漸回春,柳樹發芽,天氣由冷漸暖,故“五九六九,沿河看柳”。數九又稱冬九九,是一種漢族民間節氣。數九寒天,就是從冬至算起,每九天算一“九”,一直數到“九九”八十一天,“九盡桃花開”,天氣就暖和了。
數9節氣歌
節氣一九到九九是從第一個九天數到第九個九天的意思。一九的意思是冬至后進入數九寒天,第一個九天稱為一九。九九是中國古代民間用來表示冬至后或夏至后八十一天日期的總稱,冬至后的八十一天為冬九九,稱夏至后的八十一天為夏九九。
并且民間一般指的是冬九九。每九天為一個九,按次稱為頭九,二九,三九,直至九九,即所謂數九寒天,是為氣候上的冬季。從冬至開始叫交九,每九天為一九,第一個九天叫一九,第二個九天叫二九,依此類推,一直到九九,即到第九個九天,數滿九九八十一天為止。數上9天是一九,再數9天是二九,數到九九就算九盡了,九盡楊花開,那時天就暖了。大致包括了公歷三個月的冬季時節。
24節氣歌數九歌
九九歌謠:一九二九不出手;三九四九冰上走;五九和六九,河邊看楊柳,七九凍河開,八九燕歸來,九九加一九,耕牛遍地走。
1、一九二九不出手: 一九二九冬至后天氣比較冷, 手放在外面會太冷, 難以承受, 甚至會產生凍傷, 所以忍不住在口袋里, 這是 "不出手"。
2、三九四九冰上走:三九四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, 河里有厚厚、堅固的冰, 行人可以安然無恙地在河上行走。
3、五九六九沿河看柳:在最寒冷的時候, 當五九六九天氣開始逐漸升溫, 柳枝種植的河流開始發芽, 一切逐漸恢復, 以消除冬季的抑郁癥, 人們不禁看到柳樹。
4、七九河開,八九燕來:七九當冰雪開始融化, 凍結的河流將慢慢解凍, 并聽到水的雜音, 到八九溫暖的天氣, 燕子將從南方飛回筑巢, 開始新一輪的忙碌和無休止的循環。
5、九九加一九,耕牛遍地走:九九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,天氣轉暖,漸漸有了春水,天氣一直比較暖和,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,到處都是牛的工作,忙得不可開交,而且還預示著一個新的希望和一個新的開始。
“數九”是農耕社會的產物,歷史悠久,在民間口口相傳。它是古人世世代代在生產、生活實踐基礎上,利用自然界的一些生態反映和天氣征兆的經驗總結,具有相當大的科學性,至今仍對人民群眾的生產、生活的安排起著指導作用,所以一直盛行不衰,廣泛流傳在人們的口頭上,體現在人們的行為中。
隨著歷史發展,南北風俗文化融合,“數九”廣泛流傳,至遲在南北朝時期已經在北方地區流行,梁代宗懔《荊楚歲時記》中就寫道:“俗用冬至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,為寒盡。”“數九歌”在南北各地都有,不過歌詞版本略有不同。各地的人們根據各地不同的氣候條件、景象特征、農事物候及風俗習慣,編排出了各種數九九的諺語、歌謠和順口溜。
數九計算方法
從冬天的冬至逢壬日算起(冬至后逢第一個壬日開始叫“交九”,意思是寒冷的開始),每九天為一"九",第一個九天叫做"一九",第二個九天叫"二九",依此類推,數到"九九"八十一天,"九盡桃花開",天氣就暖和了。民諺:“夏至三庚入伏,冬至逢壬數九”。一般“四九”時最冷,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時間;到了“九九”時,便寒氣盡消,春深日暖了。
“數九”的正確算法是從冬至后第一個壬日算起,故,“九”在每個年份中具體日期是不固定的,須視冬至后第一個壬日在哪一天而定。另有錯誤認為“數九”是從冬至這天算起的,從冬至這天算起那么每年“九”的具體時間是固定的,每個“九”都固定在冬至后第9天、第18天、第27天…。“數九”從冬至這天算起的算法是錯誤的。
數九節氣歌民間歌謠
每年的12月21日是冬至,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,冬至又稱為數九,老祖宗曾為數九歌。
一九二九不出手,三九四九冰上走,五九六九沿河看柳,七九河開。八九雁來,九九加一九,耕牛遍地走。
由于我們國家地域廣闊,南北相距甚遠,跨越寒帶溫帶熱帶,各地習俗和吃法也不一樣,所以數九歌中也有,七九河開河不開,八九雁來雁不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