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古代,聆聽聲音是一種絕美的享受,而創造聲音,成為了古人探索發現的樂趣,繼而發明了各種樂器。接下來,小編為大家介紹最具代表的中國古典十大樂器:
1、編鐘 |
2、鼓 |
3、簫 |
4、笙 |
5、二胡 |
6、塤 |
7、笛 |
8、瑟 |
9、琴 |
10、琵琶 |
1、編鐘
漢族古代大型打擊樂器,由青銅制成。它興起于西周,盛于春秋戰國直至秦漢。大小不同的扁圓鐘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,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,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,能發出不同的樂音。編鐘音樂清脆明亮,悠揚動聽。
2、鼓
鼓是一種打擊樂器,在堅固的且一般為圓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雙面蒙上一塊拉緊的膜。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擊出聲音。在古代,鼓不僅用于祭祀、樂舞,它還用于擊退敵人、驅除猛獸,并且是報時、報警的工具。隨著社會的發展,鼓的應用范圍更加廣泛,民族樂隊、各種戲劇、曲藝、歌舞、賽船舞獅、喜慶集會、勞動競賽等都離不開鼓類樂器。
3、簫
簫,一般由竹子制成,可分為洞簫和琴簫,皆為單管、豎吹,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漢族吹奏樂器。簫歷史悠久,音色圓潤輕柔,幽靜典雅,適于獨奏和重奏。簫的音色,是柔美、婉約的,那是一種直擊人心的聲音。
4、笙
笙,是我國古老的簧管樂器,一般用三十六根長短不同的竹管制成,用于吹奏。它由笙簧、笙笛、笙斗三個部分組成,由笙簧振動引起笙笛內的空氣振動而發音。笙的演奏表現力豐富,可以表現壯烈悲慘的意境,也可以表現柔情似水的意境。
5、二胡
二胡,又名“胡琴”,始于唐朝,最早起源于我國古代北部的一個少數民族,是中華民族主要的弓弦樂器之一。二胡的表現力很強,既有蕭瑟纏綿、飛揚跳脫,也有揮灑流暢,既適宜表現深沉、悲凄的內容,也能描寫氣勢壯觀的意境。風華國樂,弦音飛揚,喜悲由人,一曲動古今。
6、塤
塤是開口吹奏樂器,音色樸拙抱素獨為天籟,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。塤的早期雛形是狩獵用的石頭。有的石頭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,當先民們用這樣的石頭投擊獵物時,石上空腔由于氣流的作用而產生哨音。這種哨音啟發了古代先民制作樂器的靈感,于是早期的塤就產生了。
7、笛
笛子,是古老的漢族樂器,也是漢族樂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樂器。大部分笛子是竹制的,但也有石笛、玉笛及紅木做的笛子,古時還有骨笛。笛子是中國民族樂隊中重要的旋律樂器,多用于獨奏,也可參與合奏。
8、瑟
瑟,中國傳統彈弦樂器,共有二十五根弦。“錦瑟無端五十弦,一弦一柱思華年。”最早的瑟有五十弦,故又稱“五十弦”。
9、琴
古琴,又稱瑤琴、玉琴、七弦琴,是中國傳統撥弦樂器,有這三千年以上的悠久歷史。古琴藝術是繼昆曲之后被列入“人類口頭與非物質遺產”的第二個中國文化門類。很多樂器隨著時間的流逝會破損甚至消亡,而古琴歷經歲月的洗禮之后,琴聲更加深邃悠遠,古意盎然。
10、琵琶
琵琶,由木或竹等制成,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,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。在中國的樂器中,沒有哪一種樂器能像琵琶這樣富有強烈張馳的戲劇性,它的音色,音域、韻味與速度,都有著天生的戲劇性張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