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東北多久洗一次澡?
在東北多久洗一次澡這得看情況了,他東北人確實不是一天洗一次澡,用不著一天洗一次澡,因為那邊冬天非常寒冷也不出汗,所以這個身體呢這個排泄物也不多,所以這個幾天洗一次澡是可以的,我在東北待過一段時間,我們一一般是一星期洗一次澡,如果是洗的勤快點的話,三天洗一次澡應該是比較好的。
冬天一周1~2次,夏天每天洗。
這是我的頻率,冬天畢竟天氣冷,在外面也不出汗,家里供暖足,空氣干燥,為了保持皮膚的油脂沒有必要每天洗。
夏天就看個人喜好,感覺熱了就沖沖,對東北人來說洗澡可以是一種文化,冬天經常會約上朋友去溫泉,汗蒸,一玩就是一天,可以洗去一身疲憊。
東北冬天一周洗一次正常,不能算勤。勤的話三兩天洗一次,天天洗的人肯定也有,但不會太多,畢竟太冷了!東北人也很愛干凈啊,夏天一天一個澡很正常,冬天肯定不一樣。
二、北方人固有的“搓澡文化”,會不會給皮膚帶來壞處呢?
北方人洗澡一般都去澡堂子,順便在搓個澡,有需求者,還可以在拔個罐,真心比較舒坦。搓澡,對于北方人來講,就是生活的一部分,從小開始人人都學搓澡,所以每個人都對搓澡有分寸,自然對皮膚沒有傷害了,否則北方人人都搓澡,每個人的皮膚都有問題了。不過,搓澡也要拿捏火候,并不是隨時隨地都可以搓澡,一般情況下,都是幾天沒有搓澡了,或者幾天沒有洗澡了,進入澡堂子之后,才開始搓澡,并不是每次洗澡都搓澡,因為搓澡的目的是針對死皮,即西陳代謝的那一部分,而不是新生皮膚,所以年輕人搓澡相對較少,中老年搓澡極為常見,畢竟中老年人新陳代謝比較差,年齡的問題,沒有其他理由。
北方人,從小就學習搓澡,對搓澡都很了解,該如何搓,用多大力氣搓,用什么工具搓澡,都是有講究的,所以北方人給自己搓澡根本不會對皮膚有壞處,反而會帶來好處。南方人初到北方,不習慣北方的大澡堂子,也不太習慣北方的搓澡,如果沒有北方人指點,盲目學習搓澡,確實有可能傷害皮膚,畢竟南北環境有差異,人的生活習性也有差異。對于北方人來講,非常簡單的事情,對于南方人極為不理解;反之既然,南方冬天還有蚊子,甚至蒼蠅,而北方,尤其是東北只有夏天才有蚊子,冬天屋里有蒼蠅,屬于新鮮事,還很珍惜這樣的蒼蠅,這就自然條件的不同,造就了南北方的差異,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。
北方人搓澡,最初就是用一條毛巾,因為毛巾有細微的棱角,而且相對柔軟,所以對皮膚傷害性不大,但是可以有效的搓掉死皮。后來,隨著搓澡巾的出現,大家都開始用搓澡巾。搓澡巾質低更為柔軟,同時質地棱角更為分明,所以不用太大的力氣,就可以輕松將身上的死皮搓掉。搓澡巾的發明,絕對是北方搓澡文化的巨大進步,畢竟搓澡巾讓搓澡不在費力,同時,讓搓澡文化更為普及,無論是大人、小孩使用搓澡巾都非常方便,這就為北方搓澡奠定了工具基礎。
南方人,幾乎天天洗澡,這主要是因為南方比較熱,而且水資源相對豐富;北方人,一般都不會天天洗澡,這主要是因為北方天氣干燥,尤其是春秋兩季更是如此,如果天天洗澡,在被風吹,很容易皮膚干裂,所以北方人一般都是隔幾天一洗澡。改革開放之后,人們生活逐漸提高,北方人洗澡也不再困難,而且北方人洗澡的頻率也逐漸加大,但是自然條件決定生活習慣的規律始終沒有任何變化,北方人只是加大了洗澡次數,并沒有跟南方人一樣天天洗澡,因此北方人去澡堂洗澡,依舊要選擇搓澡,畢竟去死皮,還是搓澡來得更快一些。
不會,因為北方比較干燥,它去除的是身體上的死皮,并不是每天都需要搓澡,一般一個禮拜搓一次,甚至更久,不會破壞皮膚的角質的。
不會的,因為這種搓澡文化在很久之前就流傳下來了,而且對于身體來說,是有益處的。
如果搓澡的時候不是特別用力的話,是不會帶來壞處的,相反的,就非常容易了。
只要搓澡不特別頻繁,一般情況下是沒有什么壞處的。反而皮膚會更光滑。
三、為什么東北人習慣在澡堂洗澡?
先從娛樂說起,東北冬天這么冷,出門玩兒那是不現實的,零下十幾度的天氣出門去哪兒玩兒啊,還是得琢磨室內活動,東北人比較粗糙,不像南方人,出門要打扮的漂漂亮亮的,去咖啡館姿態優雅的喝個咖啡。我們就喜歡在大冷天貓在澡堂子,痛痛快快洗個澡,泡個湯,然后汗蒸喝茶侃大山看電視玩兒手機。搓澡這種事,其中的舒坦不足為南方人道也~我去廣東讀大學后,很多同學都一臉戚戚的問過我,搓澡到底多可怕,其實這件事分你怎么想,把它想成一位專業的師傅給你做一次深入的皮膚清潔和按摩,這件事就自然多了,當然你要忽略一下裸體這件事。皮膚火辣辣的痛覺伴隨著一種煥若新生的潔凈感,污濁與死皮在毛巾的梳理下紛紛從身體上褪去,這種感覺,一個字,爽!
北方的澡堂文化依然經久不衰,比如高校的浴室和東北澡堂子。如今東北人常常拖家帶口去澡堂,其實有著一定的歷史基礎。改革開放前期,北方(尤其遼吉黑)一直以勞動密集型產業工業為主導產業,為了安置大量工人,產生了員工宿舍,員工食堂,員工澡堂以及熱水房,一切都本著“利潤最大化”的原則。因此,澡堂的形式被流傳下來,北方的澡堂沒有隔段,也沒有單間,因為早期的集體生活,澡堂除了清理個人衛生以外,還被賦予了社交屬性。
并不是東北人喜歡在澡堂洗澡,是全世界都有澡堂洗澡的傳統,但是在熱水器普及之后漸漸消失了?,F在家家都有熱水器,年輕人更喜歡在家里洗,澡堂生意冷清了許多,很多澡堂都關門了。不僅中國如此,很多日劇日漫也能看到類似的情節,曾經不少浴池靠大保健維系經營,后來嚴打收斂很多,近年靠汗蒸有所好轉。老一輩人還是就喜歡去泡個澡,在水池里聊聊天,搓個背,拔個罐,渾身舒爽。
在東北遠一點的過去,大家還多以耕種為生,家里還沒有暖氣的時候,東北人一到冬天沒活干,也不能出門,就好一群人圍著火爐坐著嘮嗑,后來這種“暖和,能嘮嗑,能待一天”的需求就延伸到澡堂子里了。從近一點的過去來說,十幾二十年前,東北還沒有家家有浴室的時候,洗澡都是要去澡堂子的,也沒那么方便。那時候去澡堂子洗澡是一件特別有儀式感的事,比如出遠門前,見重要的人前,重要的日子前,都要特地去澡堂子,好好地搓搓澡,泡一泡蒸一蒸。具體說比如開學前,旅游前,過年前,實際上直到現在過年前依舊是澡堂子的旺季,大家過年前還都是要去澡堂子搓一搓的,搓澡已經成為了東北人的一種信仰,不搓澡就總覺得沒洗干凈。
就像約好朋友去逛街、看電影一樣,自己去澡堂子就太沒意思了,一定要叫上朋友們一起。進入大堂換鞋的時候,男男女女們就會說一句,一會兒樓上休息大廳見??!然后該洗洗該涮涮,收拾完自己就該換上一套汗蒸服和朋友們會面了。一伙人叫壺茶,圍坐在熱乎乎的地熱地板上,喝茶聊天,或者進汗蒸房汗蒸,再或者可以叫個足療服務,小半天就這么過去了。除了年輕人跟朋友們一起來洗澡,年紀大一點的人也特別喜歡和同事或者親戚們一起泡澡,消費低,舒服,放松,簡直是冬天除了火鍋外最舒坦的活動了。